探索人才激励 联储证券推合伙人制度

作者:浦泓毅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日期:2017-01-24 被浏览次数:1,344

    正当整个证券行业都在为如何建立长效可行的人才激励制度进行积极探索之时,作为行业中的年轻一员,联储证券日前在建立合伙人制度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联储证券日前公布了首批合伙人名单,共9人入选,分为资深合伙人2人,高级合伙人2人,一般合伙人2人,初级合伙人3人。

    联储证券总裁张翔东表示,目前联储证券开启了合伙人初始化阶段。在为期两年的初始化后,联储证券将全面落实合伙人制度,要求主要管理人员必须是合伙人,合伙人持有公司股权收益和超额利润,同时奖金由根据岗位发放改为根据合伙人评级发放。此外。所有资源为合伙人倾斜,公司各项业务策略与机会、人力资源等涉及资源匹配、发展机会的相关政策均以优先倾向合伙人为指导原则。

 绑定员工与公司长期利益

 为何要选择此时推进合伙人制度探索?张翔东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20年来证券行业与人才的关系正发生深刻转变,过去时人跟着牌照走,现在人在公司发展中的作用正越来越重要。


张翔东表示,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正在变化,低风险的通道性业务越来越少,高风险业务越来越多。如何处理发展业务和减少风险之间的关系是每个券商面临的问题。这就要求员工时刻考虑公司的长期利益,而不是只看重眼前收益,拿完奖金就实现了个人利益。另一方面,从风控合规等中后台员工的角度出发,以岗位责任为核心的考核方法往往会引导风控部门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拒绝项目,同样不利于拓宽公司业务。


这些问题用道德说教是没有作用的,只有通过合伙人制度,把员工个人利益和公司长期利益绑定在一起,才能引导员工像主人公一样思考。”


张翔东表示,此次初始合伙人的评审原则包括价值贡献导向、向前台业务团队倾斜和公平公正。其中价值贡献以留存公司的净利润为主要评价标准,同时兼顾合规、IT等部门对公司长期利益的追索,把大家的利益和公司的长期利益绑定在一起。


据了解,联储证券的首批合伙人涵盖公司不同资历、不同层级的员工,包含公司董事、高管、部门总经理以及营业部员工,涉及到了前台业务人员6人、中后台3人。


据了解,联储证券的首批合伙人的平均年龄在44岁,最小的36岁,最大的53岁,最短的是2016年初入职的,最长的是2001年入职的。

 

 做有证券牌照的财富管理公司

 作为一家年轻券商,张翔东认为联储证券有着探索合伙人制度的天然优势。


“公司目前业务存量还不大,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在这个阶段,股东有意愿做大做强公司,员工也能从公司股权升值中获得更多收益,可以说各方都对合伙人制度有充分的兴趣。”张翔东说。


事实上,在经历了新股东注资和改名之后,联储证券联储证券业绩粲然可观,同比增长率显著提高。据联储证券财务报表数据,2016年营业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94.52%。利润总额达1.96亿元,同比增长1821%。联储证券2016年净利润为1.7亿元,同比增长1570%,增长幅度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联储证券2016年营业收入中资产管理业务占比达40.47%,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26.46%,而传统经纪业务仅占13.85%。据介绍,截至20161231日,联储证券资管产品总规模达141.35亿元,其中主动管理类规模达105.90亿元,占资产管理总规模的75%


对于公司未来发展,张翔东充满信心。他表示,当GDP处于6000美元以下,银行通过以不动产抵押为基础的信贷体制,向社会提供投融资服务。当GDP处于6000美元以上,国家需要更多高毛利、高利润、高工资的企业,该些企业同时伴随着高风险。此时,证券公司通过其股权、债权及从PE投资创业的角度,能够为该些企业提供较好服务,故当GDP处于600020000美元间,是证券公司做大做强的发展机会,未来整个金融市场的核心会从银行逐步转向证券市场。


“公司在未来三年发展规划中,会逐步转型成为一家有证券牌照的财富管理公司。”张翔东这样描绘联储证券的未来发展方向,“与传统的资产财富管理公司不同,未来十年在GDP 6000美元向20000美元发展阶段,如何获取金融资源,如何把适当的金融资源做成金融产品,再如何把适当的金融产品推向适当的客户,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证券牌照使之成为可能。”


“我们的基础目标是提升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客户数。我们将于2017年初步建成有特色的移动互联网APP客户端,引导客户通过使用联储证券财富管理APP来购买相关产品。”张翔东表示。